工藝改進措施和精度測量方法-偉名石墨
工藝改進措施
針對深腔小孔進行加工的特殊教育要求,我們對設備方面做了研究一些問題改進。首先是通過設計了鉆削刀具裝卡裝置,該裝置可以采用一個包裹式結(jié)構(gòu),減少了鉆頭的裸露部分,有效發(fā)展提高了鉆頭工作強度和剛度。在鉆削刀具裝卡裝置上還設置有切削液流道,利用具有一定社會壓力的切削液作用,促進我國冷卻和切屑的排出。
然后提高鉸刀韌性。 為了保證深腔孔的表面粗糙度要求,需要先用麻花鉆再用鉸刀進行精加工.. 為了提高鉸刀的韌性,防止刀具損壞,可以將齒數(shù)減少一半,減少進給量,增加切屑去除和切屑公差空間。 改進后的刀具具有韌性高,散熱快,排屑好等優(yōu)點..
最后采用人工進給鉆孔,可有效降低鉆頭斷裂的可能性.. 設計有鉆套,可實現(xiàn)手動進給鉆孔.. 即使加工設備非常精密,也是機械進給,不能反饋切削力,但通過手工進給,可以控制適當?shù)倪M給量,一旦感覺切削力過大或有鉆偏跡象,立即返回鉆頭。 鉆套與工裝本體配合間隙控制在0.005mm以內(nèi),對深孔加工特別有效.. 該方法可在車床上加工直徑為0.2mm的小孔..
利用進行改進后的設備,采用數(shù)據(jù)中心鉆定位、軸向進給分6次完成的工藝。最后2次進給靠手動控制進給。經(jīng)過3次空進給量主要可以去毛刺,保證一個小孔的表面不同粗糙度能夠滿足設計要求。
精度測量方法
除了加工外,深腔小孔零件面臨的另一大問題是不容易進行精密測量,不能直接在加工設備上測量,也不能使用常規(guī)測量工具。 解決辦法是把零件取下來,用小刻度工具顯微鏡和圖像儀結(jié)合起來。
小工具可以是刻度放大30倍的目標部分的顯微鏡,可以通過調(diào)整標記的孔徑大小被讀出測量值。 30個200倍之間作用計放大率,測量這種部件的尺寸,可以使用30次。第一部分機加工,以使用兩個工具分別測量精度,并比較兩者的測定結(jié)果,如果測得的值滿足用于批處理的公差要求。 30倍質(zhì)量僅在小顯微鏡。
采取上述措施和工藝研究方法,既可以進行有效提高解決深腔深孔加工企業(yè)無法得到保證加工產(chǎn)品質(zhì)量的難題,又能夠滿足小孔精度和公差要求。經(jīng)檢驗,各項財務指標均符合圖紙要求。